主管: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信用资讯 > 正文
    
合肥市信用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2020-12-18 09:49:12 来源:潇湘晨报

我市信用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信易贷”平台上线7个月来授信金额10.49亿元

记者12月16日上午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我市以打造“新合肥 信天下”、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完善信用制度和标准规范体系为保障,加强信用建设顶层设计,全力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其中,今年5月上线运营的“信易贷”平台,累计入驻企业15333家,授信金额10.49亿元。

实现信用数据“全覆盖”

人以信而立,城以信而兴。2019年8月,我市成功通过验收,获批国家第二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围绕信用信息应用、信用承诺、信用监管、联合奖惩等重点内容,制定实施百余个文件,全面指导和推进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同时,我市还筑牢服务平台,实现信用数据“全覆盖”。目前实现全市司法、行政部门和水电气热通信等63家公用企业事业单位的信用数据归集,数据总量超过17.2亿条;实现“双公示”信息常态化更新,“双公示”信息总量875万条。

据介绍,我市还制定《合肥市公共信用信息应用目录》,推动63家市直单位,13个县(市)区、开发区在多个事项中查询应用信用数据,有效打破“信息孤岛”和“数据烟囱”,推动信用建设向“开放共享、协同共治”发展。

找准信用监管“突破口”

据了解,我市注重实施事前信用承诺,积极部署落实各项信用承诺制度。截至当前,归集信用承诺书55万份,涵盖房地产经纪机构、医疗机构、执业医师等主体,全部通过“信用合肥”网站进行公示。

另外,我市实施事中分级分类监管,在公共资源交易、环境保护、司法鉴定等领域出台分级分类制度标准60项,按照“分级分类、区别监管、综合评定、动态升降”的原则进行综合评定,并根据评价结果实行差异化管理,使信用监管从普遍监管向重点监管转变。

在事后联合奖惩上,当前,合肥市政务服务大厅100%接入信用平台;联合奖惩子系统嵌入全市48个部门1334个事项;发布《合肥市守信联合激励对象名单和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制度清单》,提升联合奖惩机制化程度,实现对信用联合奖惩的发起响应、信息推送、执行反馈等动态协同功能。

打造信用社会“生态圈”

今年5月,合肥上线运营“信易贷”平台,破解广大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这一由市发改委牵头主办的政府公益类融资平台,截至12月15日,已有22家金融机构入驻,提供94项金融产品,平台累计入驻企业15333家,授信金额10.49亿元。

“信易贷”平台是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合肥兴泰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陈锐介绍,“信易贷”平台相当于合肥的“金融超市”。在这里,凡是符合条件、具有融资需求的中小微企业,均可注册使用平台,直接选购融资服务,也可一键发布融资需求,不需要通过任何行政审批环节。

今年11月28日,中国建设银行合肥分行成功研发上线“合肥快贷”。据该行副行长马红介绍,目前该产品已完成试运营,布放在合肥市“信易贷”平台上,开始全面推广。在未来3至5年内,预期可服务超过10万户合肥本地小微企业。

推进企业便企惠民,我市还积极拓展“信易+”应用场景,增强市民信用获得感。据介绍,比如开启“信用+阅读”公益借阅新模式,在合肥市图书馆面向市民推广免押金信用借阅服务;推广诚信菜单,实现吃、住、行、游、购的全流程信用管理;淮河路步行街推出“诚信共治码”,打造诚信商圈。

信用在线